親職教育中流行的「親子共讀」是什麼?5個共讀技巧報你災
(圖片來源:Pexels)
「親子共讀」就是爸媽跟孩子一同參與閱讀繪本的活動,不論是單純故事 (對象可能是父母或孩童),或與孩子針對故事討論甚至演戲,目的是引起孩子對故事產生興趣,而誘發以口語主動參與親子共讀,進而提升語言能力與溝通互動。
對於學齡前(6歲以下)孩童,親子共讀提供孩子最多元的語言學習情境,從詞彙到故事的理解與表達,到生活中所有主題(蔬菜水果、認識情緒,逛動物園…),都能夠依孩子需求跟興趣挑選繪本。
這時候就有爸爸媽媽開始疑惑,家中孩子對於繪本只是隨性翻翻就過去了,就算唸給他聽也是坐不住,雖然是坐在一起看繪本,但孩子跟爸媽的互動根本是零互動,甚至自己把本該活潑有趣的親子共讀變得更無聊了,而減少親子共讀的意願。
請不用緊張,親子共讀的用意不只是父母參與看書的活動,更是在孩子需要協助時從中教導,讓繪本變成你們開始溝通的橋樑 。讓孩子能夠分享自己的想法,家長也可以從孩子的主動發言中觀察到他們的語言能力,藉機給予更多的教導,例如:你會發現原來孩子根本不知道超市不是只有賣菜、肉、蛋類的食物,還有許多生活用品,這時候就是父母進行教學的時候,了解超市不是只賣食物的地方。
已經有學者提出許多親子共讀的方法,其中「對話式閱讀」(Dialogic Reading)為家長跟治療師提供5個提問技巧,將5個技巧的開頭英文字母組合為口訣,分別是CROWD,聚焦在學習特定詞彙或語言目標,建立自然但有結構性的互動情境,在與成人互動中提升語言能力。
以下為對話式閱讀提供的5個不同層級的提問技巧:
(其中R、D的技巧較適用於具備一定推理能力的4到5歲的孩童)
C : Completion Prompts填空型問題 :
可以在同一次繪本共讀中,選擇特定目標詞,當前面已經出現多次相同詞彙後,可以給孩子一個未完成的句子去填空,在空格前停頓,等待孩子唸出空格中的答案,完成句子。
妹妹想要吃___(零食)、媽媽要到超市買___(零食)、媽媽買了許多____(零食)給妹妹
R : Recall Questions回想型問題 :
鼓勵孩童回想前面提及過的故事情節,藉此加深印象,可以唸完一段話或一頁內容的時候停下來,藉由簡單的提問詢問剛剛故事發生的事。
誰去幫妹妹買東西? 媽媽要去哪裡買零食?
O : Open-ended Questions 開放式問題 :
藉由繪本上的圖片,問問孩子裡面發生的什麼事,可以訓練孩子觀察能力,若有困難父母也能主動協助給予線索。
媽媽在這張圖裡面做什麼? 你看這張圖發生什麼事了?
W : Wh-問句 Questions Wh問題 :
例如WHAT、WHY、WHEN等等的問題,像是「什麼時候」、「為什麼」、「怎麼」這些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通常不會直接出現在圖片上,或是要對故事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此種問題可以真正深入了解孩子對故事的理解程度。
媽媽為什麼要拿著錢包、鑰匙出門? 妹妹看到媽媽要出門,心情感覺如何?
D : Distancing Questions 連結生活經驗的問題 :
進入到這類問題討論時,通常是跟故事本身無關,但是由故事去延伸,與生活經驗做連結的問題。孩子可能會滔滔不絕分享自己發生過的事情,程度更好的小朋友,甚至會開始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反問給家長,家長可以在這邊給予比較多的時間讓孩子去表達,如果孩子分享內容過多,也可以適時停頓,給予回饋(把他的話整理一遍給他聽,或是幫他總結,或是分享你對他說話內容的看法)。
想一想,如果你是媽媽,你會想要帶愛亂跑的妹妹去逛超市嗎?
如果媽媽說你今天也帶你去逛超市,你會想要買什麼?
親子共讀的過程即便只是簡單對話或不易記得故事內容,但日後會逐漸發現,孩子開始主動分享自己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當溝通由被動轉為主動,也是一種語言能力提升的表現。
最後,一本繪本可以重複看,也不一定要一次整本看完,更不須要求孩子背內容淪為考試工具,造成孩子排斥親子共讀。只要願意花時間陪伴,一步步慢慢來,當孩子愛上繪本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後,我們再仔細看看故事演什麼也不遲喔 !
(撰文者:悠適復健科診所 語言治療師 廖元瑜)
悠適復健科診所
02-27493088
台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11巷65號
孩子不開口說話該怎麼辦?2步驟3注意引導小孩說話
(圖片來源:Pexels)
越來越多帶小朋友來評估的家長表示,孩子都2歲了,會自己穿衣,記得玩具放哪裡,知道肚子餓要找媽媽,委屈時要找爺爺奶奶,好像什麼都知道,但就是不會用說的表達,不然就是不太愛說話,這時候家長就會一直問治療師,到底是不會說話,還是懶得說話?
有些家長已在家試過無數方法,引導他們說多一點,同樣2歲多的孩子已經會說簡單的句子了,自己的孩子永遠只會講簡單那幾個詞,例如 : 媽媽、爸爸,ㄋㄟˉㄋㄟ ,其他詞不是學得慢,就是再要求多說一點,孩子就要崩潰了,孩子被逼得講話不開心,最後越來越討厭說話,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有以上困擾的家長,不妨在家試試下面幾個步驟:
第一步:試著找出孩子不開口說話的根本原因,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一樣的表現可能是源自不同因素造成(一或多個原因)
- 已經習慣不開口就被滿足需求(生理需求或玩具) : 在孩子表達不舒服前,就已經將尿布換好、或是孩子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後,父母就馬上玩具拿給他。我們可以等他們先試著用口語的方式去表達後,父母再完成他們的需求,說不定他們其實會講,只是平常沒有講話的機會而已。
- 沒有說話的動機 : 容易發生在長時間被要求仿說的小朋友身上,一開始小朋友會覺得好玩而跟著大人仿說,久了就覺得沒興趣,可以從有興趣的東西或活動去誘發他們的說話動機,如肚子很餓的時候請他說「喝ㄋㄟㄋㄟ」、想拿玩具的時候請他說「給我玩具」。
- 表達的詞彙量不足=不知道怎麼說,所以選擇不說 : 隨著長大,想表達的想法越來越多,當他們發現自己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可能會選擇放棄,很多事情寧願自己來,也不想開口,因為太難用說的表達了。這時候,父母可以依照當時情況,去猜想他們要什麼後,幫他們把想法說出來,再請他們說一次,事後記得給予鼓勵或讚美。(如 : 你說得好清楚啊)
- 口腔的肌肉力量不夠:如果孩子到了應該可以吃拇指大的肉的年紀,卻還是咬一咬吐出來,或是一定要剪更小塊才能吞下去,那可能是嘴巴力氣不夠,當你發現孩子只能說出特定的字,比如ㄅ、ㄇ的字,但是某些比較難的發音,像是ㄊ、ㄋ的字不會講(拿、貼),可能是舌頭力量不夠,無法有力的往前移動,導致某些音發不出來。這時候可從食物質地去做調整訓練,例如吃需要多咀嚼的食物。
第二步 : 若以上方法效果有限,可再試試以下引導方式
訣竅1. 如果孩子只會說一些簡單的疊字,那可能不是不願意說,而是說不出來,我們可以把字簡化後,再請小朋友說一次(足球→球球),等熟悉後再慢慢練習說不同組合的字(氣球→氣球),目的是要習慣開口表達。
訣竅2. 孩子模仿一次後,第二次可以再用問的方式引導他們自己說出來,而不是每次都有人示範怎麼說。
訣竅3. 等待他開口。有些家長比較急,如果示範後沒有馬上說出來就會一直重複示範,孩子受到壓力受到挫折感,而排斥開口。建議:孩子5秒鐘後還是沒有說出來才示範第二次(等待時間視情況而定)
如果家長已依以上步驟練習,進步還是有限,建議至醫療院所的復健科進一步早期療育介入,安排語言治療師更深入評估並進行治療,避免錯過早療黃金時期喔~
(撰文者:廖元瑜 語言治療師)
悠適復健科診所
02-27493088
台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11巷65號
延伸閱讀|什麼是語言治療?語言治療師通常怎麼做?
延伸閱讀|什麼是早療?我的孩子可能需要語言治療嗎?
延伸閱讀|孩子不聽話,當心是語言發展遲緩!
什麼是語言治療?語言治療師通常怎麼做?
當我們發現孩子的語言發展速度相較同齡孩子慢怎麼辦?
例如3~4歲了仍無法以簡單句表達需求等等…或其他語言發展遲緩徵兆,可以至醫院的復健科、兒童心智科或復健科診所、語言治療所、早療機構等地方進行進一步的語言發展評估。
常見的兒童語言發展評估與治療流程如下
首先會與家長晤談,了解今天來的目的、主訴等等…接下來治療師會先與孩子建立關係,畢竟是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孩子的表現可能與往常在家中不同。建立關係後再進行理解、表達、語言能力等評估。透過非正式/正式評估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兒童語言能力中的強項及弱項,進一步擬定治療目標以及計畫,其中更會需要家長共同參與及配合,一起為孩子創造更佳合適的互動模式及練習機會。
結語
語言發展很複雜,牽涉到聽力、認知、注意力、理解、表達等面向,若孩子在認知與注意力方面有需要加強時,也會轉介給職能治療師,做進一步的評估及療育。早期療育是團隊任務,語言治療師是其中的一個角色,而關心、在乎孩子的家長們就是最堅強的隊友,讓我們一起努力!
悠適復健科診所
02-27493088
台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11巷65號
延伸閱讀|孩子不開口說話該怎麼辦?2步驟3注意引導小孩說話
延伸閱讀|什麼是早療?我的孩子可能需要語言治療嗎?
延伸閱讀|孩子不聽話,當心是語言發展遲緩!
什麼是早療?我的孩子可能需要語言治療嗎?
大家常常聽到早療,是早期療育的簡稱,究竟”早期療育”是什麼呢?
據國內外學者研究,兒童出生後的前五年是腦部發展最迅速的階段,故在發展關鍵期,及早使兒童接受良好的照顧與教育能讓各方面的學習能力順利進展,而歐美先進實行多年的經驗及研究皆證實,越早介入成效越顯著,亦能減少兒童未來於醫療復健、特殊教育與機構教養方面的支出。
早期療育的觀念是”預防勝於治療”,意即盡早發現問題,盡早開始接受療育。早療團隊成員包括各科醫師、治療師、心理師甚至社工人員,會共同參與個案的診斷、評估、治療、訓練與教育工作。
其中,語言治療在早期療育占重要腳色,如全面性發展遲緩、智能、語言與學習障礙的兒童,及早的語言治療介入,對語言發展、智商提高與學習力皆有顯著幫助。而語言發展遲緩的常見原因有下列幾種:
- 聽力問題:聽力問題是影響說話能力很大的因素,若有聽力障礙,孩子能接收到的聲音、語言刺激就很有限,會導致孩子沒有發聲及語言表達的模仿來源。
- 心電感應,有求必應:只要一個眼神,一個哭聲,小朋友完全不需要表達甚至是開口說話,照顧者就會滿足小朋友的需求,在這樣的互動模式下,可能容易導致小朋友沒有練習表達的機會進而造成表達能力較弱以及依賴大人。
- 環境刺激不足:科技發達的現代,將孩子託給電視、平板電腦等3C保姆似乎是許多家長的育兒方式,但這些刺激多為單向的,無法依照孩子的反應來調整回應,且若孩子習慣了強烈的聲光刺激,在面對平面的繪本或是操作型的玩具時注意力可能就會較為渙散,失去了其中的學習機會,語言是用來溝通的工具,而溝通的對象就是”人”所以在發展的階段,與人的互動才是最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 語言內容程度不合適:大人對小孩說的話太長、太快,和孩子的對話內容、語氣、用詞太偏向大人,說話速度過快,沒有用疊字、片語、短句、明顯的音調等合適的語言程度來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的理解、模仿無法跟上,自然減少了許多語言學習的機會。
- 其他診斷:若孩子有自閉症或是智能障礙等診斷,同時也會影響到其語言發展,不同的診斷有不同的特質,在溝通意圖、詞彙量的發展、語用等面向上的能力會較同齡孩童弱。
- 口腔動作發展慢:有些孩子可能是因口腔動作發展慢、肌肉張力偏低造成口齒不清或是發音、構音含糊,通常會合併常流口水、進食咀嚼差、挑食的現象。
那我的孩子究竟有沒有發展遲緩呢?是家長最常見的問題, 衛福部提供每位新生兒必備的『兒童健康手冊』中,除了疫苗接種與生長紀錄,也有簡易發展連續圖供家長們對照喔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41&pid=6588)
若家中寶貝有較為落後情形出現,家長們可再進一步尋求專業協助,進行更詳細、全面的聯合評估,安排後續治療,及學習家中可進行的練習互動。只要持續努力給予適當的刺激及良好的互動陪伴,就會是給孩子最大的協助。
參考資料
- 莊喬絨(2011)。語言治療師對早期療育服務認知之研究
- 萬育維,王文娟(2002)。早期療育中心角色與定位
- 衛生福利部網站
(撰文者:悠適復健科診所 洪珮弦語言治療師)
悠適復健科診所
02-27493088
台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11巷65號
延伸閱讀|孩子不開口說話該怎麼辦?2步驟3注意引導小孩說話
延伸閱讀|什麼是語言治療?語言治療師通常怎麼做?
延伸閱讀|孩子不聽話,當心是語言發展遲緩!
【醫師專欄】親子共讀-防疫在家也能持續復健治療喔
疫情嚴峻,對於一般孩子,停課不停學很重要; 而對於早期療育被中斷的小朋友們,如何把握學齡前的黃金治療期,是爸爸媽媽最憂心忡忡的事。你知道,在家利用親子共讀,也是有效延續治療的方法之一喔!
何謂親子共讀?
簡單說,就是父母與孩子一起閱讀。核心價值在於”共”這字,陪伴孩子閱讀的互動行為與情境,已有眾多研究證明對認知學習、語言發展、穩定情緒、促進親子關係皆有明確效益,更是最有效率家庭介入互動活動,其中許多元素都與兒童復健治療不謀而合。
要做哪些準備?(工具 & 環境)
在職能或語言治療中,治療師常運用繪本或童書作為輔助,對於未滿周歲的寶寶,可從布書或簡易圖卡開始,具視覺顏色刺激效果;1~2歲的小朋友,選擇能引起興趣的書很重要,一些練習動手推拉與手眼協調的遊戲書也是不錯選擇。2~3歲可增加生活經驗相關內容,提升認知學習成分。而3~6歲隨年齡增加,繪本或童書已可涵蓋更多想像創造力與社會情緒等元素了,甚至可由孩子來選擇。
而閱讀時間與環境設定上,建議以固定時段、單純環境、溫馨氛圍與穩定節奏為方向,培養成親子間的固定習慣。
當然,萬事起頭難,初期可藉包裝為類似”一起玩”的氛圍吸引孩子,再逐漸增加閱讀時的互動回饋與孩子選書的自主權等,都能增加持續的動力。
常見共讀技巧
「對話式共讀(dialogic reading)」是提升親子共讀成效的良好方式。有別傳統成人主導,改為孩子與大人共同引導,持續以對話問答方式進入故事情境,甚至孩子成為主動說故事的角色。而在語言治療或親子共讀的互動提問技巧中,「CROWD」是常見的誘發方法之一:
- Completion prompts (問題填空) :
父母利用繪本中常出現的固定句型後,留下填空,讓孩子回答。
- Recall prompts (回憶問題):
故事進行一段落,藉由一些相關問題,誘發孩子回想先前內容。
- Open-ended prompts (開放式題問):
以開放式提問,讓孩子藉由自己的語言與創造力來回應相關答案。
- Wh- prompts (WH~多方問句):
利用當下故事畫面情境,帶入: 什麼(what)、哪裡(where)、何時 (when)、為什麼(why)和如何
(how) 的人事時地物提問方式
- Distancing prompts (將生活經驗連接):
利用故事內容,提問讓孩子與相關生活經驗做出連結
太抽象沒關係,國民健康署也很用心製作了不同年齡層親子共讀技巧的相關影片喔!!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3808
親子共讀對早期療育的幫助
不可諱言,針對發展遲緩與特殊需求的小朋友,強調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重要性,甚至研究指出三歲前接受療育效果是三歲後的十倍。也因此,近期疫情嚴峻下,父母掙扎著是否讓孩子持續治療,始終會是艱難決定。不妨趁此,在家與孩子們建立起親子共讀習慣,相信會有莫大助益。
悠適復健科診所提供兒童早療服務,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物理治療及自費的心理治療,並設有乾淨明亮寬敞的親子共讀空間及治療教室,歡迎有需要的朋友預約門診喔!
推薦相關資源與書單
信誼-好好育兒: 分齡閱讀發展與主題書單:
https://parents.hsin-yi.org.tw/Topic/Index/129?TopicID=1069
台灣展臂閱讀協會: 家長常見共讀問題
醫起育兒網:
(撰文者:悠適復健科診所 陳正倫院長)